水下影像采集识别系统的智能救生功能,软件整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、识别、定位、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,可在游泳池中及时、准确地发现溺水者或疑似溺水者,可有效避免溺水或伤害事故的发生。
采集视频机:采用非贯穿式安装,视频机全密封于316不锈钢防水仓中,防水仓安装池壁上,不破坏池壁(避免泳池漏水),有效保护视频机使用寿命、从而减少漏电和划伤人员肢体现象。
智能救生系统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权。
十、智能救生系统,通过中国游泳协会和中国救生协会认证。
十一、救生系统已经在全国上百家游泳馆使用,主要应用如下:
影像采集和回放系统,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。
1、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办法》(游泳、滑冰、滑雪、潜水、登山)。
2、印发的《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》。
3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《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:游泳场所》(GB19079.1-2013)。
4、《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》(JGJ/T179-2009)。
八、系统正常工作条件。
1、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《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:游泳场所》(GB19079.1-2013)。
2、符合《游泳池水质标准》CJ244-2007。
3、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《游泳场所卫生标准》(GB9667-1996)。
具备智能识别救生功能,功能可调整并持续升级;
具备集中控制和池边分控等多种实用模式,满足比赛、训练、现场救生不同情况下的使用;
可进行安装、拆卸、替换、升级,使用灵活。
在游泳池特定位置安装水下摄像机,采集相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,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、模式识别、人工智能、自动控制、无线报警等技术,在15秒内,救生员发现水下出现的溺水者,同时发出报警信息,救生员及时救助溺水者,实现“关爱生命,救助他人”的目标。
每台摄像机摄影视角超过90度,2台为一组形成超过180度的拍摄广角,保证了摄像范围对游泳池的全覆盖、无盲区、无死角,终实现救生的功能。